第165章 润笔之资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

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开始时王伦没听出她唱的啥,因为唱曲不是背书,很多字段因为要考虑声调被间断开来。除非是名篇还能顺着接下去,否则便只是听曲。

但是王伦后来真知道了,只因为“云破月来花弄影”最精彩,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作为爱好文学的后世人,可以背不出这首《天仙子》,但不可能没听说这类名句。

这是张先的词,也是他被号为“张3影”来源之1。因为他的3首得意之作都有“影”字,他又被称为“3影词人”,堪称是我国最早的“影”帝了。

从写春愁到人生遗憾,唱得甚是凄婉动人;后面唱孤独、用月弄花影烘托出人生之无奈,将低落的情绪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

“好词!唱得也好!”王伦大赞。

他是真赞,因为确实唱得好,竟然比安娘似乎还上1个等级----后者虽然不算是樊楼第1流的歌者,但也是其中的侥侥者了,理论上远非媚仙楼这种小地方可比,但在王伦看来,明显地崔念4是明珠蒙尘。

也不怪有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实在是识货的。

夸赞词好,纯粹是逢场作戏,这样也显得自己识货,毕竟张先是文学史上留下名的人物,夸1夸并不突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此时此刻自然要有文人雅士的风度:对前人的诗词,只要不是太讨厌,必须礼赞,这才是后辈对前人的尊敬。

所谓天道轮回,百年之后,后人也将如此对他!

只是他的文学功底终究有限----数理化全科发展,总不如此时空的人专攻文学1门来得扎实,而且应用也差得很。于是他想了半天,也只能直抒胸臆,少了些夸人的婉转。

相比之下,田为的夸奖就有水平多了:

“听了崔大家的曲,方知世间真有‘余音绕梁,3日不绝’之说!田某真3个月不识肉味矣!”

这就像文化人与没文化人同看赣江的风景,王勃看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1色”,你只能高呼:“卧槽!真特么漂亮”1样。

但不影响王伦想起某个小品的片段,在心里骂骂地:你说的都是我的词!

1曲唱罢,崔念4面不红气不喘手不抖心不跳,这肺功也是可以的。她向田为欠身道个万福,口称:“在典乐面前班门弄斧了,还请2郎斧正!”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唐宋的曲子并不像后世的歌曲那样在面世时便有完整固定的曲谱,便是后来经过柳永、周邦彦等把许多词牌定好了调子之后,唱法也并不固定。

而田为是作曲写谱的行家里手,请他斧正绝不是1句客气话。

田为便捋须而笑----古代男子成年之后便有蓄须的风俗,到他这个年纪颇有几根,隐隐便有了美髯公的感觉。这个时候他自然不能真的去“斧正”,那也太煞风景了。

主要是她唱的是真好,无懈可击。

“娘子唱得如仙乐1般,简直无可挑剔!无可挑剔!”田为大大地捧了崔念41把,然后把头1偏,转到王伦这边来:“廖兄文采斐然,见解非我辈所知,说不定有什么高见也未可知!”

这家伙特也歹毒,他本身便是1流的谱曲家,却只没头地称好。自己做了人情之后,非要把王伦拎出来,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便是崔念4真有什么改进处,此刻也不是说处。

“娘子的唱功,自然有百般好,便是李师师李娘子也不逞多让!小可虽然识些字,却不敢在曲调上和娘子争长短!只是小可听闻娘子想在金明池诗赛上1较芬芳,以娘子的条件,登上花榜是大概率之数。但要更上1层楼,非得有让人耳目1新之曲才好。所以听娘子之曲,此便是美中不足。”

呵呵,我没有谱曲的本事,但古往今来优秀的作品,我可以做搬运工啊!

崔念4闻言,可知说到心里去了,不住地唏嘘。李师师色艺双绝,她是认可的----全东京谁会不认可?可是要说她比起自己来能美多少,这个却不敢妄自菲薄。

在唱功方面,自己也毫不心虚。

而且和她比起来,自己的1个优势便是年轻。李师师有成熟之风韵,她则有生涩之娇美,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可惜相对于李师师的无上盛名,她却只能谦卑地落在尘埃。媚仙楼虽然地处繁华的大相国寺周围,却和樊楼不可同日而语。

天上和人间只差了1个阶梯,这个阶梯的缔造者周邦彦只属于李师师。

每年几首新词,为其倾心量身打造唱法,于是李师师每1次出现,都有令人尖叫的风范。在这种情况下,后起之秀还没找到进步的策略时,她已然又前进了几步,让她渐渐地脱俗入仙,再也无人能及得上。

已经有许多人发出和王伦类似的感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